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未来5年中国发展擘画蓝图。我校统一战线成员热切关注会议动态,深入学习会议精神,结合自身实际畅谈感想和体会,话担当、谋发展。大家一致表示,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凝心聚力,接续奋斗,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贡献新的力量。
民革济南大学支部主委、数学科学学院教授陈文娟:本次大会为“十五五”时期的发展擘画了蓝图,明确了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并围绕科技自立自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国家安全等作出系统部署。作为民革党员,我们相信,只要保持战略定力,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就一定能续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同时,我们每个人要立足本职,勇于进取,为国家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民盟济南大学支部主委、数学科学学院教授孙红卫: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会议重点审议《“十五五”规划建议》。会议强调“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围绕六个坚持。 一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二是坚持人民至上,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公平地惠及人民群众;三是坚持高质量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四是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五是坚持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相结合;六是坚持统筹发展与安全。近年来,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新质生产力,不仅带来产业革命,更带来世界格局的改变;国际形势日趋复杂,贸易保护主义盛行,西方国家对我国的崛起进行多方位的阻挠。在此背景下,四中全会承接十四五的建设成就,科学谋划十五五的开篇布局,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坚守初心不变,锚定前进方向,统筹兼顾各方面因素,科学决策,中华民族振兴的伟大事业一定会实现。
民盟盟员、文化和旅游学院副教授刘红开: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的指引下,作为食品科学专业的研究者,我深刻体会到科技是推动产业升级的核心动力。食品行业应借助智能制造、生物技术等科技突破,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全链条智慧监管与品质提升。我们既要保障粮食安全与食品安全的双底线,也要通过科技创新研发营养均衡、绿色低碳的食品,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助力新质生产力在民生领域的落地生根。
民建济南大学支部负责人、化学化工学院教授王晓轩: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强调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济南大学民建支部将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紧密围绕学校中心工作,聚焦高质量发展,积极建言资政,履职尽责,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智慧与力量。
民进济南大学支部主委、文化和旅游学院副教授公学国: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擘画“十五五”发展蓝图,令人倍感振奋。作为民主党派成员,我将深刻领会全会精神,坚守合作初心,围绕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等关键领域,深入调研、精准建言,积极履职尽责,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
民进济南大学支部副主委、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院长、教授周伟家:作为济南大学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教师和科研人员,逐字研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时,字里行间的战略擘画与我们深耕科研一线的实践轨迹高度契合,全会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部署,正是我们多年来砥砺前行的根本遵循。教育是科技自立自强的根基,全会“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的部署,让我们对“科研与教学并重”的坚持更有底气。研究院的高层次人才师资队伍,在培育百余位研究生的过程中,既传专业技能,更授科研思维。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全会强调 “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研究院团队在新能源、生物传感等领域突破的多项技术,恰与国家“双碳”战略及全会“布局未来产业”的要求同频共振。服务地方产业是科研的价值归宿,全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部署,与我们“地方需求导向”的初心不谋而合。山东新旧动能转换亟需科技支撑,我们将深化与企业合作,在生物、新能源、半导体等领域打造更多“定制化”技术方案。作为济大人,我们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在科技攻关中勇攀高峰,在人才培育中深耕不辍,在产业服务中践行使命,为“教育、科技、产业”融合发展贡献济大力量!
致公党员、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李洪涛: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中国式现代化规划了清晰的治理蓝图,意义重大。作为一名致公党党员,我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全会强调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这需要我们广泛凝聚共识、汇聚力量。我将立足“侨海报国”人才荟萃的优势,围绕国家发展大局建言献策,为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扎实推进中华民族复兴伟业贡献致公党的智慧和力量。
九三学社济南大学基层委员会主委、济南大学副校长徐征和:全会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会审议通过的《建议》,是对未来“关键五年”进行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顶层设计,是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又一次总动员、总部署,是指导“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作为学校人数最多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校九三学社基层委员会将进一步发挥人才优势,聚焦学校中心工作,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领域积极建言献策,瞄准地方产业需求,大力推进校地合作,立足民生服务,持续提升学校影响力,为学校高水平师范大学建设提供强有力支撑。
九三学社济南大学基层委员会委员、水利与环境学院副教授侯玉松:通过学习会议精神,我为我国在“十四五”期间取得的斐然成就深感鼓舞,也更加坚定了对“十五五”时期发展前景的信心。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和科研工作者,我深切体会到党和国家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会议明确提出 “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不断催生新质生产力。”;“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这些战略部署,不仅彰显了国家推动科技创新的坚定决心,也为我们的科研工作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
无党派人士、知联会会长、文学院教授刘传霞: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一条重要经验,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个重要政治优势。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中,“十四五”规划即将圆满收官。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对未来五年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这是乘势而上、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又一次总动员、总部署,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续写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新篇章、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新局面的决心,必将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激发只争朝夕、永不懈怠的奋斗精神,勠力同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无党派人士、欧美同学会副会长、商学院副教授赵芳: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为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指明了方向。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将其转化为履职尽责的强大动力。立足高等教育本职工作,积极建言献策,围绕培育新质生产力、优化地方产业结构等关键问题,深入调研,切实履行参政议政职能,为学校和地方发展建真言、谋良策。坚守育人初心,将国家战略需求融入课堂教学与科研指导,着力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创新人才。